leyu乐鱼官方网站

您好,欢迎访问leyu乐鱼!
10年专注环保设备研发制造 环保设备系统设计\制作\安装一条龙服务
全国咨询热线:400-2739853
当前位置: leyu乐鱼 > 关于我们 > 荣誉资质

你会“容貌焦虑”吗?大学生告诉记者:不靠颜值吃饭

作者:小编 时间:2023-12-20 05:14:05 点击:

  抖音、小红书、视频号里充斥着“大眼红唇”“精灵耳”“天鹅颈”“八块腹肌”“185”等对“高质量女性、男性”的标签,而拥有“高颜值”的人往往获得巨大的流量和利益,在众多社交媒体影响下,年轻人的“容貌焦虑”日渐强烈。

  正是基于这一点,为抢占市场扩展客流,一些医美机构在宣传时大肆贩卖“容貌焦虑”“年龄焦虑”,鼓吹“抗衰越早越好”“18岁之后就要抗衰”,引得求美心切的年轻人盲目做医美,忽视了其真实需求。

  专家认为,从古至今,妍姿俏丽、秀色可餐都是我们的加分项,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,切不可被“白瘦幼”等畸形审美所绑架,更需要丰富与强化多维价值认同。

  “美颜太强大了,我爱美颜,美颜里的我帅到爆炸,叉腰得意大笑。”“现在瘦下来的每一斤都格外珍惜,美颜相机的强大让我对整容蠢蠢欲动。”当今,对于年轻人而言,没有美颜不开机,没有滤镜不拍照。在社交圈里分享的照片基本经过了美颜处理,因此照片也被称为“照骗”。

  即便知道照片或视频失真,大家依旧乐此不疲,为什么?有相当多的女性或男性,面对理想美内化的压力时,容貌焦虑表现较高。

 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,记者随机采访了大二的两位女学生。其中一位女学生告诉记者,“我没有容貌焦虑,因为我不靠颜值吃饭。”不过她也表示,自己在朋友圈发照片的时候,还是会修饰一下。“我不想让别人挑毛病,在小号里与我亲近的人面前,我会发原片。”

  实际上,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在2021年对全国2063名高校学生进行的关于容貌焦虑的专项调查。该调查发现一部分人容貌焦虑的主要原因:第一是自卑心理,第二是普遍流行的单调审美,第三是过于期待他人认可,第四是互相攀比的心理。

  在社交媒体时代,平台为了获取流量和利益,大肆宣扬消费塑造的“标准美”,让女大学生在审美方面产生虚假的需求和无意义的焦虑。因此,有学者就认为,年轻女性使用短视频的强度可能会引发外貌焦虑,自我客体化在其中起中介作用,因而建议减少浏览或使用短视频。

  目前,医美盛行,塑造高颜值的门槛并不高。 超声炮、热玛吉、玻尿酸、胶原蛋白……通过科技与狠活,基本上都可以变成所谓的“俊男美女”。中国医美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5%以上,这也使得当下的医美事业进入成熟快速发展的快车道。

  据统计,2022年我国医美相关企业新增3.35万家,同比增长16.49%。截至目前,今年国内医美相关企业注册量增长势头仍在上涨,新增4.32万家,其中,前11月新增4.24万家,同比增长34.97%,已超去年全年。从区域来看,广东现存1.46万家医美相关企业,位居第一。山东、北京分别现存1.21万家、0.84万家,位居前三。

  根据医美平台发布的《2022年医美行业白皮书》显示,2022年不同年龄段付费用户占比,20岁以下占11.12%;20-25岁占38.03%;26-30岁占30.96%;31-35岁占13.61%;36-40岁占4.56%,而41岁及以上只占1.72%。记者走进紫馨、美莱等医美机构,求美者大多数都是20多岁的年轻女孩。业内人士分析,这说明医美消费人群前置了,26-35岁求美者变多了,可能与当下年轻人的学业、工作压力和作息方式有关。

  据记者了解,每年一到寒暑假,一些高三学生就在医美机构预约双眼皮手术。大四学生也忙着预约双眼皮、隆鼻、祛痘等治疗。他们都是预备着在新的人生阶段,以更完美的形象展现自己。可以说,年轻人在追求“变美”的背后,反映了他们渴望“改变自己”的积极心态,更是个人自主意识的觉醒。

  “我们既要否定颜值的决定性作用,也要肯定颜值对人的积极影响,尤其是年轻人要避免对颜值的认识走向误区。近些年,因为不健康的审美导致健康受损的事件也是屡见不鲜。”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美容科副主任医师卢金强告诉记者,一些年轻女孩为了追逐瘦身,变成了厌食症;有些人为获得性感身材,整形丰满的和臀部,出现了感染,甚至死亡等,可以说,追求极端美,不仅会造成审美观的扭曲,还可能影响个人身心健康。

  由于医美机构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天然信息不对称,虚假宣传一直以来都是医美领域的顽疾之一。在这一背景之下,近年来,监管部门针对医美行业的监管力度也随之加大。从上游的药剂、器械厂商到中游的相关机构再到下游的医美平台,监管机构的监管链条也在不断延长,医美监管的全面化已然成为大趋势。

  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《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》(以下简称《执法指南》)规定,医美不得以广告形式对其诊疗效果作保证或承诺。《执法指南》明确医美广告乱象重点打击行为。其中目前存在的典型广告乱象比如不当关联类,违背社会良好风尚,制造“容貌焦虑”,将容貌不佳与“低能”“懒惰”“贫穷”等负面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,或者将容貌出众与“高素质”“勤奋”“成功”等积极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。

  《执法指南》也表示,不可利用广告代言人为做推荐、证明,出现所谓的“推荐官”“体验官”等,以自己名义或者形象为做推荐证明。市面上诸如“整形日记”,既制造容貌焦虑、又利用所谓“推荐官”“体验官”以自身形象出镜、同时对医美用品进行“带货”的一条龙软文,可谓是十分典型的违法违规广告。

  对于医美整形一定要谨慎。珠江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齐向东告诉记者,“任何手术,哪怕是微整形注射都有治疗风险,比如玻尿酸注射部位出现渗血、皮肤瘀斑、红肿、感染等,甚至有一些机构因为注射导致皮肤坏死、视力减退等。因此不要以为微整形很简单,无风险,而盲目求美。”

  爱美之心,人皆有之。“容貌焦虑”是一种需要正确看待与引导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,虽然人们能基于“完美容貌”高效实现社会身份认同与价值认同,但尤其需要警惕容貌标准的单向化,对于完美外貌的过度追求将成为个体的无形枷锁,应注重正向价值引导,丰富与强化多维的价值认同,每个人都渴望遇见更好的自己,但不能将自己困于“提升颜值”这一个纬度中。modenough.com